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

土溝里位置

土溝的第一次親密接觸
  土溝村(里)主要農作物為稻米,村內的農田約四百公頃;由於農業沒落與青壯年人口外流,兩千多人的聚落多為老人與孩童。這些數據資料的背後,似乎正是島上各地默默凋零,面臨嚴峻挑戰的農村縮影。但初入土溝,映入眼簾的卻是強烈色彩的壁畫、鑲著五彩馬賽克瓷磚的石椅、彩繪著豐收顏色的穀倉;一朵朵在圍牆上盛開的扶桑花,襯著頭頂的藍天和背後的綠意,顯得精神飽滿、充滿朝氣,與印象中的農村似乎有些不同。

藝術進入生活
  2001年,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成立,與南藝大團隊在土溝村進行一系列從水牛精神出發的社區營造工作。早年土溝村的家家戶戶因務農多飼有水牛,但隨著農業式微,代表農人精神的水牛也逐漸消失身影。一頭水牛與其背後的意義,讓一群年輕人與莊稼人找到共同努力的方向,喚起農村中因社會變遷而漸漸崩解的緊密社會關係。其中的關鍵,除了代表著默默耕耘的水牛精神外,便是藝術介入。

  藝術介入農村的案例在國內外並不罕見,但藝術回歸生活卻是個不簡單的任務。協會和南藝大團隊認為「當藝術作為一個方法能使人對自身場域環境有所關切,也讓藝術與生活產生相互交錯的連結關係。 [1] 」這不僅是一個計畫案、一個作品或是一次性對話的創作而已,他們希望透過精神、參與、互動、創造、價值轉換所建構的經驗價值,一個生活中不間斷發生趣味的「動態歷程」,將藝術概念和行動落實於生活。融入農村文化、環境的「整體藝術」,是他們希望能夠在土溝村播下種子、發芽茁壯的。

  南藝大團隊從泡茶聊天開始,十餘年來以親身融入在地生活形態的參與式觀察,與土溝村居民一點一滴的建立起彼此之間的關係和了解。並從這些由生活出發的談天,喚起居民的共同記憶,尋回與構築農村的生活習慣、態度和哲學。接著透過活動,以地方材料、人力,融合在地生活元素的地方環境營造,使居民有機會參與公共事務,並和藝術家一起創作,完成各處與生活環境緊密結合的作品和空間改造,透過「參與」建立認同感,並從這樣的過程中重新找回農村的生活美學。

村是美術館,美術館是村
  2012年秋天,土溝農村美術館正式開館,這是一座沒有圍牆和「請勿觸碰」警戒線的美術館;農田、聚落、街角巷弄即是展場,整個農村生活場域都是藝術展演的舞台。藝術並非全由外來文化賦予,而是從農村生活出發,土地的藝術從田園中滋長茁壯。土溝農村美術館希望透過藝術來彰顯「農」的核心價值,以藝術作為方法,關照土地和人群,詮釋生活哲學來打造優雅農村生活;透過批判與反思,從有形的環境藝術到無形的地方美學,打破農村刻板印象,重新找回城市觀點外,「農」的詮釋權,思考「農村可以是什麼?」

  土溝農村美術館以回饋於地方組織的結構思考,希望顛覆刻板的社區營造思維,建構新型態的農村美學經濟及社區經營模式。透過由藝術家和居民共同經營的地方美學價值,打造地方的公共財,由生活出發的藝術,關乎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的農村美學,創造合乎經濟和環境,永續經營的社區經濟,積極回饋餘地方產業,反饋於生活。讓這個村落、這座美術館、這一塊塊農人們辛勤耕作的田地不再只是空間,而是充滿對話、記憶,生活的地方。



顯示詳細地圖

土溝農村美術館FB網址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ages/%E5%9C%9F%E6%BA%9D%E8%BE%B2%E6%9D%91%E7%BE%8E%E8%A1%93%E9%A4%A8/383210468356916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