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

土溝里位置

土溝的第一次親密接觸
  土溝村(里)主要農作物為稻米,村內的農田約四百公頃;由於農業沒落與青壯年人口外流,兩千多人的聚落多為老人與孩童。這些數據資料的背後,似乎正是島上各地默默凋零,面臨嚴峻挑戰的農村縮影。但初入土溝,映入眼簾的卻是強烈色彩的壁畫、鑲著五彩馬賽克瓷磚的石椅、彩繪著豐收顏色的穀倉;一朵朵在圍牆上盛開的扶桑花,襯著頭頂的藍天和背後的綠意,顯得精神飽滿、充滿朝氣,與印象中的農村似乎有些不同。

藝術進入生活
  2001年,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成立,與南藝大團隊在土溝村進行一系列從水牛精神出發的社區營造工作。早年土溝村的家家戶戶因務農多飼有水牛,但隨著農業式微,代表農人精神的水牛也逐漸消失身影。一頭水牛與其背後的意義,讓一群年輕人與莊稼人找到共同努力的方向,喚起農村中因社會變遷而漸漸崩解的緊密社會關係。其中的關鍵,除了代表著默默耕耘的水牛精神外,便是藝術介入。

  藝術介入農村的案例在國內外並不罕見,但藝術回歸生活卻是個不簡單的任務。協會和南藝大團隊認為「當藝術作為一個方法能使人對自身場域環境有所關切,也讓藝術與生活產生相互交錯的連結關係。 [1] 」這不僅是一個計畫案、一個作品或是一次性對話的創作而已,他們希望透過精神、參與、互動、創造、價值轉換所建構的經驗價值,一個生活中不間斷發生趣味的「動態歷程」,將藝術概念和行動落實於生活。融入農村文化、環境的「整體藝術」,是他們希望能夠在土溝村播下種子、發芽茁壯的。

  南藝大團隊從泡茶聊天開始,十餘年來以親身融入在地生活形態的參與式觀察,與土溝村居民一點一滴的建立起彼此之間的關係和了解。並從這些由生活出發的談天,喚起居民的共同記憶,尋回與構築農村的生活習慣、態度和哲學。接著透過活動,以地方材料、人力,融合在地生活元素的地方環境營造,使居民有機會參與公共事務,並和藝術家一起創作,完成各處與生活環境緊密結合的作品和空間改造,透過「參與」建立認同感,並從這樣的過程中重新找回農村的生活美學。

村是美術館,美術館是村
  2012年秋天,土溝農村美術館正式開館,這是一座沒有圍牆和「請勿觸碰」警戒線的美術館;農田、聚落、街角巷弄即是展場,整個農村生活場域都是藝術展演的舞台。藝術並非全由外來文化賦予,而是從農村生活出發,土地的藝術從田園中滋長茁壯。土溝農村美術館希望透過藝術來彰顯「農」的核心價值,以藝術作為方法,關照土地和人群,詮釋生活哲學來打造優雅農村生活;透過批判與反思,從有形的環境藝術到無形的地方美學,打破農村刻板印象,重新找回城市觀點外,「農」的詮釋權,思考「農村可以是什麼?」

  土溝農村美術館以回饋於地方組織的結構思考,希望顛覆刻板的社區營造思維,建構新型態的農村美學經濟及社區經營模式。透過由藝術家和居民共同經營的地方美學價值,打造地方的公共財,由生活出發的藝術,關乎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的農村美學,創造合乎經濟和環境,永續經營的社區經濟,積極回饋餘地方產業,反饋於生活。讓這個村落、這座美術館、這一塊塊農人們辛勤耕作的田地不再只是空間,而是充滿對話、記憶,生活的地方。



顯示詳細地圖

土溝農村美術館FB網址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ages/%E5%9C%9F%E6%BA%9D%E8%BE%B2%E6%9D%91%E7%BE%8E%E8%A1%93%E9%A4%A8/383210468356916

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

濾鏡

今天我們上了,部落格班的課,老師今天教我們,濾鏡的東西,裡面有很多東,有扭曲、風格化、紋理、素描、筆觸,大家都做得很開心,有的人做完了,還做其他的,老師教完之後,給我們休息,結果大家都做完了。

扭曲

風格化 
紋理

素描

筆觸

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

上課

今天早上,我們連續上了四堂課,那四堂課都是歐老師的課,第一堂課是上國語,第二堂課是上數學,第三堂課也是上數學,直到第四堂課才是上國語,我們四節都上歐老師的課,讓我覺得很不舒服,因為每到上歐老師的課時,都會想睡覺,但歐老師有時還會講笑話給我們聽。

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

紀錄│第二次

今天許老師,帶我們部落格班的人,去菁寮國中做紀錄,再去菁寮國中的路途,我們遇到一個阿媽,那一個阿媽從以前到現在,都一直用手洗衣服,而且肥皂還是用水晶做的,許老師說台北人,現在要水晶肥皂的機會很少,走著走著,不久就到了菁寮國中,到了菁寮國中,我們看到了方茄、木瓜、陸稻、扁豆,都長大了,因為我們上一次,10/10有去拍一次紀錄,到了現在,已經快過一個多月了,拍完之後我們就回到教會,會整打文章,打完之後我們下課了。

阿媽再用手洗衣服

告示牌

收割完的稻田 
大家在觀察樹


陸稻

番茄

一起合照

木瓜與一個人

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

戶外教學

今天早上,我們到學校,準備出去戶外教學,但在出去之前,我們要先打掃,打掃完之後,大家去歷史博物館,到了歷史博物館,我們跟四年級,同一組,然後我們先聽,導覽人員解說,台灣的歷史,讓我知道台灣,解說完之後,我們就分組去看東西,結果我們去看完東西之後,我們就集合,集合完之後我們就坐著,遊覽車離開,到鹽田去看田。
到了鹽田之後,我們就下去用鹽,但我們沒下去,因為我們不想下去,因為下去完之後,我們上來還要洗腳,所以我們就沒有下去,到了之後我們就去買東西,但我們只能買一樣,但我們都買超過一樣,買完之後我們就集合,前往南鯤鯓。
到了南鯤鯓之後,我們就去逛,我們學校以前有待我們,來過南鯤鯓一次,結果到了現在,我還記的,但有些人就沒記得,我們分組去逛,逛到最後我們就發現,有一個人沒跟我們一起走,結果我們要去找他的時候,她已經到集合位置了,害我們還繞一大圈去找他,到了最後,我們整隊好後,我們就平安的回家。

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

考試完畢

今天考試終於完了,大家都很開心,因為已經脫離考試了,終於可以放送了,我們班昨天考了社會和數學與英語,今天考了國語和自然,我原本以為我都考不了80分以上,結果數學考了92分,社會考84,英語考87,都讓我嚇了一跳,現在只剩下國語和自然,還不知道分數以外,其他都知道了,這次的考試讓我覺得很開心。

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

稻米相關

一、前言
稻米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,耕種與食用的歷史都相當悠久,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於禾本科,稻屬植物,目前全世界約有 22 個稻種,除了亞洲種及小部分非洲種是計畫栽培外,其餘 20 種均為野生稻。亞洲種是世界栽培稻最主要的稻種,又可細分為秈型(印度型)、稉型(日本型、中國型、溫帶稉稻 ) 及爪哇型 ( 熱帶稉稻) 等三類。秈稻適合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種植,原分布在印度、錫蘭、中南半島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及中國南部;稉稻適合於溫帶地區栽培,原分布在中國北部、中部、韓國及日本等;印尼、馬來半島、泰國及菲律賓等熱帶山區栽培的稻品種則屬於爪哇稻。臺灣現有的陸稻栽培特性類似於爪哇稻,性耐旱,一向種植於旱地或山坡地,極少種植於水田;據學者研究推論應為原住民自南太平洋諸島遷移時,攜入臺灣繁殖,做為主食或釀酒用。

二、陸稻特性
陸稻是栽培稻中一種特殊的生態類型,通常在旱地進行直播栽培,水分全靠自然降雨,或於乾旱到達一定程度時輔於適量灌溉,用水量不到水稻的1/5或更少。實際上,陸稻產區均位於水源不易取得之山區,通常一年只有一作,加上大部分農民沒有施肥的習慣,所以農田必須休耕一段時間才能再生產。目前臺灣陸稻主要的栽培區域分布在臺東縣、花蓮縣及南投縣等山地鄉的原住民部落,品種以東陸 1號、東陸 2 號、東陸 3 號、南陸 1 號、南陸2號、臺農選1號及臺農選2號等為主,少數為其祖先流傳下來的地方品系。大部分陸稻品種有分蘗性差、植株過高、容易倒伏與產量潛能不佳等缺點;在形態、生理上與水稻有些差異,尤其是米質部分在缺水環境下差異更大。一般而言,陸稻的種子在發芽期其需氧量比需水量更大;芽鞘較短,中莖較長,第 1、2完全葉較大;第 4 節以下的低節位分蘗比水稻強勢,而第 4 節以上則相反。陸稻根部較水稻發達,分布較深而且粗根比例較大,主根上產生均勻的細根,根冠較廣,具有較高的滲透壓可以吸收較乾旱土壤的水分。陸稻的葉面積較大,葉片生長緩慢,表皮較厚,氣孔數較少,厚壁細胞較小,維管束與導管面積較大,這些特性都與耐旱性較強有關。陸稻雖然出穗性能良好,穗軸較長,然其容重量比水稻輕;白米色澤、心腹白及蛋白質等成分之表現均不及水稻。

1. 東陸 1 號是以臺中 65 號為母本,東陸育 11 號當父本,在民國 40 年第 1 期作雜交,民國 53 年命名推廣。具有抗稻熱病、不易倒伏、難脫粒、耐旱等特性,對白葉枯病具抗性,但對於飛蝨類的抗性及耐寒性較差。稻穀無芒,稃尖為褐色,產量 2,982-3,001 公斤 / 公頃,適合缺水地區栽培 ( 圖1、表1)。三、陸稻品種介紹臺東縣由於山多平原少,平原中旱地所占比率亦較高。本場早期在協助農民生產、解決旱地及緩坡地農作物選擇之前提下,先後育成東陸 1 號、東陸 2 號及東陸3 號等 3 個品種。種植地區集中在各山地鄉的原住民部落,目前種植面積約 10 公頃,主要集中在達仁鄉,其他則分散在延平鄉、海端鄉、卑南鄉及東河鄉等山地部落。

隨著全球氣候暖化,農業用水比例逐漸在減少,陸稻品種與栽培模式又逐漸受到重視,洽詢陸稻栽培方法與品種特性的服務案件也越來越多,茲將本場育成的 3個陸稻品種特性整理如下,供有興趣之農友參考應用。